情境感知 ( Context Awareness ) 是計算機科學內一門充滿潛力的研究領域。在維基百科內, 針對這條目做了簡單的介紹. 主要是強調裝置可以感受到使用者所處的環境與狀態, 自動迎合使用者可能的需求。這類應用, 最常出現在各文獻的, 就是手機偵測到使用者在會議狀態, 將不重要的來電自動轉入語音信箱。這個例子乍聽似乎天方夜譚, 但其實已經十分可行。我立刻想到, 以目前 PDA Phone 的設計, 都內建可跟 Outlook 同步的 Calendar 的功能, 只要當初會議有被排入時程內, 整合手機的通信功能很容易就可以根據 Calendar 來判斷來電當時是否在既定的會議時段內。若是, 可以自動語音提示來電者在會議預定結束後的時間再撥, 或是緊急來電再按 9 強迫接通。


  又如目前火紅的 IPhone, 甚至可以感受到使用者手持的方式是水平或是垂直, 自動改變螢幕方向和顯示方式...


  當然, 情境感知還有許多豐富的應用。例如搭配 GPS 系統, PDA 透過衛星導航定位得知使用者所在位置, 當晚餐時間, 使用者查詢餐廳資訊, 自動列入方圓一公里內的所有餐廳, 如果再配合系統時間, 自動將不在營業時間的餐飲店排除, 例如早餐店, 就可以在減少使用者輸入條件資訊的情況下, 經由裝置自己對周圍環境的感知, 提供最迎合使用者所需的資訊, 讓資訊產品越來越 Smart。


  除了隨身裝置外, 情境感知也可搭配其他現存的技術來強化表現, 例如與搜尋引擎整合成為混種搜尋引擎 ( Hybrid Search Engine ), 一種可以針對使用者的興趣和專長領域來提高搜尋準確度的搜尋技術, 用在 Business Process Design 上, 可以讓營運平台自動感知目前交易狀態, 適時改變企業營運流程。


  基本上, 情境感知主要的影響會顯現在使用者介面 ( UI ) 的精簡化, 智慧化。


  Schmidt, Beigl & Gellersen 兩位大師將情境感知, 歸類為以下兩種, 人為因素感知 ( Human Factor ), 物理環境感知 ( Physical Environment )。


  人為因素包含三大感知類型, 使用者資訊 ( 習慣, 情緒, 生理狀況... ), 使用者的社交狀態 ( 合作對象, 社會互動, 群體... ), 以及使用者要達成的任務。


  物理環境一樣包含三大感知類型, 地理位置, 周圍的基礎建設 ( 例如無線訊號強弱, 基地台... ), 實際環境因素 ( 噪音, 溫度, 氣壓, 光亮...)


  以上兩大類型大概已經網羅情境感知所有能做的應用與方向, 近期我主要會以人為因素的考量 ( User Profile ) 出發, 來做智慧型資訊媒合的主題研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mtang04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